当前位置:主页 > 商业资讯 >

曹丕登基后曹植惶恐不安,但《七步诗》却有很多疑点

发布时间: 2023-08-08 18:52:17 来源:中华网热点新闻

曹植字子建,曹操的第四个儿子,曹丕同母兄弟。东汉献帝初平三年(192年)生,魏明帝太和六年(232年)病故,终年四十一岁。才思斐然、深得其父钟爱

曹操很重视对曹植文功武略的培养。曹植十四岁从征袁谭,"东临沧海";十六岁从征乌桓,"北出玄塞";二十岁从征马超,"抱疾以宾从";二十一岁、二十二岁又两度同其兄曹丕一起从征孙权。

明人胡应麟在《诗薮·续编卷一》中说:"古今才人早慧者,多寡大成;大成者未必早慧。兼此二者,独魏陈思。"这是从实际中得出的评价。《三国志·曹植传》载,曹植"年十岁,诵读《诗》《论》及辞赋数十万言,善属文。太祖尝观其文,谓植曰:"汝倩人邪?"植跪曰:"言出为论,下笔成章,顾当面试,奈何倩人?"时邺铜雀台新成,太祖悉将诸子登台,使各为赋。植援笔立成,可观,太祖甚异之。性简易,不治威仪。舆马服饰,不尚华丽。每进见难问,应声而对,特见宠爱。"这就是年轻时的曹植。他同曹丕一样,喜欢读书,且善写作,以至写出的文章被曹操怀疑为请人代作。曹丕、曹植的《登台赋》都是佳作,而曹植之赋尤显才气横溢。


(资料图片)

此赋开首即发出对乃父的崇敬和随父登台游赏的兴奋之情;既而书尽台之巍峨壮观,并且非常自然地同操的圣德联系起来。这样的情景交融、才气横溢的辞赋,自然得到了时人的重视。所以曹操对其"深异之"亦绝非偶然。赋曰:"从明后之嬉游兮,聊登台以娱情。见天府之广开兮,观圣德之所营。建高殿之嵯峨兮,浮双阙乎太清。立冲天之华观兮,连飞阁乎西城。临漳川之长流兮,望众果之滋荣。仰春风之和穆兮,听百鸟之悲鸣。天功恒其既立兮,家愿得而获呈。扬仁化于宇内兮,尽肃恭于上京。虽桓文之为盛兮,其足方乎圣明。休矣美矣!惠泽远扬。翼佐我皇家兮,宁彼四方。同天地之矩量兮,齐日月之辉光。永尊贵而无极兮,等年寿于东王。"

建安十六年(211年)正月,曹植被封为平原侯。十九年,徙封临淄侯。七月,曹操征孙权,留曹植守邺。《三国志·曹植传》载,"太祖征孙权,使植留守邺,戒之曰:"吾昔为顿邱令,年二十三。思此时所行,无悔于今。今汝年亦二十三矣,可不勉与!""可以看出,曹操令植守邺,实是示以重用。

建安十九年(214年),是曹植最为得意的一年。曹操的态度,使曹植及其羽翼加强了争嗣的步伐和决心。《三国志·曹植传》说:"植既以才见异,而丁仪、丁廙、杨修等为之羽翼。太祖狐疑,几为太子者数矣。"但不久,曹操的态度变了,形势也便起了变化。

建安二十年(215年)到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曹操于三年之中都没有给曹植什么重要的事情做。曹操既以曹丕为太子,立即开始抑制曹植,陡然间,他陷入惶惶不可终日、"内不自安"中。及至曹操薨逝、曹丕继位,他更是成了俎上之肉,任人宰割了。曹丕时期的惶恐不安

黄初元年(220年),曹植被迫离开了都城,到了自己的封国临淄。黄初二年(221年),险些送了性命。"监国谒者灌均希指,奏"植醉酒悖慢,劫胁使者"。有司请治罪,帝以太后故,贬爵安乡侯。"他由郡一级的侯爵贬为乡一级的侯爵。不久又改封城侯(县侯)。

黄初三年(222年)三月,曹丕在封诸弟十一人皆为郡王以后,四月间也开恩封曹植为鄄城王(县王)。但不久,又有东郡太守王机、防辅吏仓辑等诬告曹植。曹植再次获罪,召至京都。曹植深知"身轻于鸿毛,而谤重于泰山",因而鼓起勇气,自我辩白。曹丕免了他的罪,使他大受感动。

此后一段时间,心情颇好。据《洛神赋序》看,他在这次朝京返国途中"还济洛川",自谓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,遂作《洛神赋》。继而连连上表贺瑞。

黄初四年(223年)五月,曹植与任城王曹彰、白马王曹彪"俱朝京师"。《曹植传》注引《魏略》说,曹植自念有过,"科头负鈇鑽,徒跳诣阙下","伏地泣涕,太后为不乐"。六月,曹丕先将曹彰毒死,然后"复欲害东阿",幸太后出面说话,"彼已杀我任城,不得复杀我东阿",得免一死。

是年,曹植回到鄄城后,又被徙封雍丘王。每次得封和徙封,曹植照例都写谢表,重点突出两个方面的内容,一是颂丕之德,一是自陈自罪。曹植卑辞求恕,从保护自己说,比曹彰高明,因而有"帝嘉其辞义,优诏答勉之"的记载。黄初六年(225年),曹丕东征,过雍丘时,还特地到曹植住的地方看了看,为其增邑五百。《七步诗》背后的悬疑

这里,顺便谈一下影响深广的曹丕令曹植作《七步诗》的问题。南朝宋人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篇》说,文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,曹植应声便为诗一首:"煮豆持作羹,漉救以为汁,其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,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"

《太平广记·曹植》条说,文帝曾与曹植同荤出游,逢见两牛在墙间斗,一牛不如,坠井而死。曹丕令植赋《死牛诗》,不得道是牛,亦不得云是井,不得言其斗,不得言其死,走马百步,成四十言,步尽不成,加斩刑。

曹植策马而驰,遂揽笔赋诗:"两肉齐道行,头上带横骨,行至卤土头,邮起相唐突。二敌不俱刚,一肉卧土窟,非是力不如,盛意不得泄。"赋成,步犹未竟,重作《煮豆》诗。

《三国演义》将两件事置于同一环境,大加渲染,说曹操薨逝后,曹植不奔丧,曹丕派许褚把曹植从临淄捉到邺城,欲杀之,母亲卞后求情,曹丕已答应不杀植,然而又愤不能平,听华歆之"以才试之。若不能即杀之;若果能,即贬之,以绝天下文人之口",遂命七步为诗,先作《死牛》,后作《煮豆》。经《三国演义》这样一说,世人皆以为是。

其实,这是完全不可能的。

第一,时序不对。曹植是在曹丕为魏王以后就国的,此时用不着把他从临淄捉回来;第二,度于理,曹丕虽昏,但不可能用命作七步诗的方法,以期达到杀植的目的。因为这样做法,过于暴露阴险残毒的面目;第三,曹植本是"软骨头",曹丕为王称帝后,曹植说过许多拍马和表现可怜相的话,诸如"明明天子,时笃同类,不忍我刑,暴之朝肆,违彼执宪,哀予小子","追思罪戾,昼分而食,夜分而寝"。所以,他没有胆量在众目睽睽下当着曹丕的面作出含义如此尖刻的诗;第四,当时曹丕最恨曹植,欲除之心昭然若揭,虽然答应母后不杀,但是既睹此诗,必然怒不可遏,必不复谅。

因此,有两种可能,第一,如《诗纪》所说"本集不载,疑出附会";第二,《死牛》低俗无华,形同打油,非植所作;《煮豆》当是自伤自叹之作,初不示人,所以"本集不载",及至曹丕驾崩,自然为人所称,所以南朝任昉有"陈思见称于七步"之语。第二种可能为是。曹叡时期的郁郁而终

黄初七年(226年),曹丕病崩,儿子曹叡继位。在此转折之机,曹植试图改变自己的境遇。先是写了一篇很长的《文帝诀》表示哀悼之情。废话、空话、违心话,洋洋洒洒千余言,只见美辞,不露怨言,足见其用心之苦。当然,如果将其置于当时的环境,我们从其引经据典,堆积辞藻,卖弄文采想想,自然也透露着一种抑制着的兴奋情绪。

其实,曹丕驾崩后,曹叡完全继承了曹丕对待诸侯王的既定政策。太和元年(227年),徙曹植为浚仪王;二年又令其复还雍丘。史载,"植常自愤怨,抱利器而无所施"。他以为新主执柄,情势会有变化,因而立即"上疏求自试"。

《求自试表》中卑辞陈诚,在自己的侄子面前大讲君臣之道。进而提出:"窃不自量,志在效命,庶立毛发之功,以报所受之恩。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,效臣刀之用,使得西属大将军,当一校之队,若东属大司马,统偏舟之任,必乘危蹈险,骋舟奋骊,突刃触锋,为士卒先。"最后备述不得重用之痛,"臣闻骐骥长鸣,则伯乐照其能;卢狗悲号,则韩国知其才。是以效之齐楚之路,以逞千里之任;试之狡兔之捷,以验搏噬之用。今臣志狗马之微功,窃自惟度,终无伯乐、韩国之举,是以于邑而窃自痛也。"

太和三年(229年),再次徙封东阿王。五年,再次上疏求用。魏明帝对于曹植的数次上疏,"辄优文答报",并诏准诸王于太和六年(232年)正月朝京,但就是不打算起用他。太和六年(232年)二月,以陈四县徙封曹植为陈王。曹植在朝京期间,"每欲求别见独谈,论及时政,幸冀试用,终不能得。"既还,"怅然绝望"。

据载,"时法制,待藩国既自峻迫,寮属皆贾竖下才,兵人给其残老,大数不过二百人。又植以前过,事事复减半,十一年中而三徙都,常汲汲无欢,遂发疾薨,时年四十一。"死后谥曰"思",后世因称"陈思王"。《谥法》说:"追悔前过为思"。可见"思"字并非美谥。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  • 最新资讯
  • 热门资讯